缅怀我的奶奶
又一年清明
明天是法定的清明节了,对我们大多数来说,就是可以休息了,放三天假,邀上几个朋友一去踏青。因为奶奶去年年底走了,所以上周老爸和我都回老家扫墓了。因为村子小,所以老爸从2007年左右,基本每年都会回老家做清明。我之前读大学,在南昌有时碰到放假,也会回去。因为大公经常说,做清明必须有年轻的后辈一起,这样才能记得祖辈的坟墓埋在哪里,这样才能更好祭拜先辈们。
毕业的第一年-2011年,也是周五回家,请了2天的假,在家里呆了几天。去年估计是忙着换工作,所以就没有回去。今年得知老爸也回去,就赶紧在12306买了往返的火车票。其实老爸在奶奶一个的月的时候,正月十六回过家。我也决定以后每年清明都回家扫墓和踏青。
为何取这个标题
这是一篇纪念文章,之所以取名《纪念李母许老》,是因为奶奶去世时,道士在家里做法事,经常念到这个词,后来想想这个词更能代表奶奶生平和在世的价值吧!因为我们是李府,爷爷在我2岁的时候就去世了,爷爷名字叫:李寿林,奶奶叫:许细妹。至于爷爷怎么和奶奶走在一起,这我也没有问过奶奶,也没有问过爸妈。爸爸兄弟姐妹6个人,所以奶奶生了我们一大家,所以得名李母,奶奶享年82岁,也属于高龄,所以寓意:许老。爸爸经常和我提起,奶奶是十全的福。儿子四个,孙子四个,然后两个女儿,两个女儿也各生了一个外甥。
奶奶小时候
小时候:奶奶年轻时,家里是地主,这个奶奶和我说过。兄妹几个我不记得,反正有个弟弟,然后从远方出差回来,被土匪给杀了。听奶奶说用东西捅耳朵致死的,然后弟媳就改嫁了。估计从那个时候起,家道就没落了。估计是因为地主家的小姐,奶奶那个时候就吸大烟,大家估计见过,就是黄烟草,在煤油灯或者蜡烛上点一下,然后塞到烟杆子里面,然后房间就是烟雾缭绕了。奶奶来我们家,带了一些的首饰,银子之类的。小时候听奶奶讲,她看到过日本佬,就是日本侵略中国的时候。当时奶奶躲起来了,说看到日本杀人放火,抓猪抓鸡吃,然后讲这些事情的时候,奶奶还笑着说:日本佬好傻,只瞄直线走,不看边上。
奶奶青年时
年轻时和中年: 这个就从嫁到我们这边说起吧!奶奶应该很早就嫁给爷爷,估计16岁左右,具体我没有考证。爷爷是公社的会计,奶奶基本在家里做农活。因为孩子多,那个时候又赶上大跃进,后来又是文革。苦日子估计过了不少,没有米饭,天天吃红薯之类的。山上没有柴,就烧牛粪,去山上捡树叶和树枝。大家现在去农村,感觉田间小路和山上到处都是树木杂草。早些年没有电饭锅和煤气灶,田间和山上的柴和草都会被人割回家烧。奶奶因为是地主的家的小姐,所以脾气和个性还是蛮高傲的,我小时候,也遇到奶奶和媳妇(几个妈妈)吵架。可能出身地主家,所以奶奶是非常的好客,然后心机很足。虽然没有读过书,但是对为人处事,人情世故,买东西算账都是一把好手,在村里和周围村子里也赢得不少赞誉。因为我是家族的长孙,所以在爷爷在世时,基本是爷爷带我长大。后来后面还有好几个堂弟和堂妹,奶奶带我的时间还是蛮少的。
奶奶晚年时
老年时:60岁以后的事情吧!之前的事情,我也不记得了。受制于那时候的条件,没有相机,估计有胶片相机,也舍不得租相机来照相。因为分家的缘故,奶奶之前有几年是自己住了一个屋子里面,是瓦房。遇到下雨或者起风时,就会漏雨或者掉灰尘。然后灶台也在屋里面,就是一间屋是厨房,也是卧室。那时奶奶种了一点地,没有种田。四个儿子打公济(就是一年多少柴和米,四个儿子平摊)。然奶奶就去棠山小店贩一些吃的零食,本子之类的,到小学路边去卖。呵呵!那时我们放学回家,就去奶奶屋里蹭东西吃,有时觉得老是这样蹭,奶奶的小本生意估计要被我们弄破产,所以有时也拿鸡蛋去换,偶尔也给钱。1毛,2毛,5毛,2元之类的。什么辣条,方便面,棉花糖,唐僧肉,咪咪,泡泡堂,夏天还有冰袋。当然偶尔也会买铅笔,圆珠笔和本子。有时放学回家,看看奶提的篮子比较累,也帮着提。时间一晃,就好多年了。 那时还是小学呢?感觉孩子是长不大的,爸妈和长辈们是不会老的。
我和奶奶故事
2000年,细爹出去打工,那年老爸也去上海打工了。从那个时候,村里的年轻人基本都去打工了。也是从那个时候起,开始有了留守儿童,后来慢慢的,社会也开始关注留守老人。我一直不觉得我是留守儿童,因为爸妈出去打工,奶奶就到我家照顾我和姐姐,那个时候老姐就经常说奶奶做的饭菜不干净,奶奶就说,做的饭菜不干净,我们怎么还养活了四个儿子,两个女儿。那是奶奶就经常说我好,说我听话,不挑三拣四。哈哈!估计我那时也没有那么矫情。不过鸡肉从记事起,就不吃,到现在好像还是不怎么吃。2001年,爸妈因为和小姑家的事情闹过一些别扭,所以也没有出去打工,就在家里。因为细爹和细妈都去路桥了,然后堂弟就给奶奶带,奶奶也搬到细爹家住了,是楼房,一住就10多年了。我那时读初二,衣服给大妈洗。吃饭在学校里面,然后我那时不知道怎么回事,中午看着别人家的孩子都回家吃饭,我也就跟着回了。但是回家还要自己做饭的,因为爸妈不在家,奶奶因为爸妈和小姑家的事,也不带我,我就处于一个人状态。我中午回家,大多数时候是煮方便面。然后那个时候还上晚自习,好多住宿的同学就在傍晚吃饭,我吃了几次,发现吃的太早了,晚上回来饿肚子。所以傍晚有时就不吃了,回家继续煮泡面。所以现在吃泡面会反胃,而已基本上每年就只吃1-2次。
后来自己读初三,爸妈和奶奶的关系又和好了。不过我很少回家吃饭,基本上在学校和同学一起吃饭了。中午回来也很少了,有时在大妈家吃,有时也在奶奶家吃。再后来,我去了高中。只有每个星期六回来,基本上就在奶奶那里吃喝住了。那时奶奶经常问我,高中学习是不是好难哦!我初中成绩在班上前10,然后又听话,也勤快,所以奶奶也不用操心。后来上高中,成绩下降了好多,班上在中游偏后,奶奶就经常鼓励我,还以为营养跟不上,所以我每次回家都弄点肉之类的。记得是高二,月考回去。估计好久没有吃好的,奶奶炖了一只老母鸡,就是把鸡头埋在鸡肚子里面,清炖。那次我好像吃了半只鸡。到目前为止,估计那次是最好的吃的一次,也是吃鸡肉最多的一次。应该从高二就开始每周六往家里打电话,因为那是细爹的儿子,也就是堂弟也去路桥读书了。奶奶一个人在家,奶奶又不看电视,也看不懂。所以我就每周打电话和她聊聊天,她就和我说村子里的事,和村外的事情,说这说那。随着年龄的增长,她有时上周和我说的事情,这周继续说。我也当做是新鲜事,继续和她聊一边。念的最多就是:莫省钱,要吃好,穿穿暖着。换季的时候就嘱咐我,要盖好被子。不要常打电话,电话贵。我就每次和她解释,不贵,1毛钱1分钟。那个时候,还没有手机呢!每次都是去南岭的那个公用电话亭里面,用301的卡打。后来这个习惯一直坚持了下来了,算一下。高二是2005年,今年2014年,一打就9年了。
感悟
回忆太多要伤神,今天就到这里吧!生命中,有很多人都值得珍惜,当他们离开人世,留下的就只剩下他们故事。所以我现在觉得孩子除了是爱情的结晶,更多是生命的延续。有人在,才是最好的。
PS:通过ps合成的一张照片,纪念慈祥和蔼的奶奶。